如何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委员们这样说

北京中科医院骗人 http://pf.39.net/bdfyy/zjft/161225/5154127.html

今年6月,国务院印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指出,到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0.56%,总体水平依然偏低。围绕“推动规划纲要落地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这一话题,委员们开展建言。

要重视培养健康素质

作者:蒋作君

《规划纲要》对于在新时代加快科普和提升科学素质,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提升公民的科学素质所涉宽泛,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公民的健康素质,包括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掌握必要的卫生健康知识和技能等。培养健康素质的核心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理念,通过规范人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都成为健康人,使“强起来”有强有力的健康支撑。为此,建议:

每个公民都要努力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要使全国人民都认识到“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真正行动起来,认真履责。要积极践行健康生活理念,执行健康管理计划,切实从控烟限酒、减盐减油、合理膳食、科学锻炼、心理稳定诸方面履行首责,努力做到不生病、少生病、不生大病。

政府、卫生机构和社会共管健康。一是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一把手”要高度重视,创造条件,落实保障措施,制定细则,层层狠抓,一抓到底,使健康中国行动得到落实,要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健康促进和教育工作,不仅使公众掌握基本健康防病知识,而且知道如何开展自我健康管理。二是建立国家层面的、更有权威性的宣传渠道,由国家卫健委设立唯一的专业性网站,使群众能够从正规途径获取健康知识。尽快建设全国统一的健康科普专家库、健康科普资源库,发挥好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的作用。对各种保健宣传政府要把关,各级电视台播放的节目应当经过政府部门审查,防止“忽悠”和误导群众,不要把鉴别专家、保健品、健康知识真伪的任务交给大众。三是加强基层卫生工作者的职能责任,紧紧抓住“大多数居民在社区和大多数疾病可以预防在社区”这两个“大多数”,促使城乡居民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把慢病长期管理和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重要任务,指导患者开展自我监测、自我管理,并提供健身方案或运动促进健康服务。四是各单位和企业应当将本单位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作为内部管理的一项内容,与开展“健康细胞”建设结合起来。五是鼓励、支持红十字会等社会组织和急救中心等医疗机构开展群众性应急救护培训,普及全民应急救护知识与避险逃生知识。

探索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把卫生健康管理的重点从生命后期移至前期甚至出生之前,真正做到预防为主,并使其能够覆盖人的全生命周期。建议把从出生证明、婴儿接种登记卡一直到成人以后的各种就诊卡、健康证,以及各个医疗机构、体检机构的病历手册、诊断证明、体检报告等,合并建立和使用,做到“一卡通”,使人生各个阶段的健康情况有一个完整的记载,并在全国通用,以便查询和掌握。

提高全民中医药防病治病和养生保健能力。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以及中医药辨证施治的个体化诊疗和健康管理服务优势,提高全民中医药防病治病和养生保健能力;加强宣传,使人们运用中医药知识和简便的养生保健方法做好健康管理;中医药的根在基层,把更多的中医药服务、中医适宜技术和特色医疗纳入医保报销支付项目;将基层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与健康中国行动结合起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科室的建设,积极推进中医特色治疗方法的运用。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致公党中央常务副主席)

将科普融入育人全链条

作者:曹小红

《规划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重点聚焦青少年、农民、产业工人、老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5类人群实施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实施科技资源科普化、科普信息化提升、科普基础设施、基层科普能力提升、科学素质国际交流合作5项重点工程。《规划纲要》提出到年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比例达到15%,年达到25%,全民科学素质提升任务艰巨。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当科学家是无数中国孩子的梦想,我们要让科技工作成为富有吸引力的工作、成为孩子们尊崇向往的职业,给孩子们的梦想插上科技的翅膀”。

为落实《规划纲要》要求,进一步抓好青少年科技教育,促进全民科协素质整体提升,建议将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质、培育创新精神贯穿于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育人全链条,深入融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各方面。同时广泛实施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励青少年树立科技报国远大志向。还要鼓励将科普任务纳入科研项目的经费预算和评价指标,将科普业绩列入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和职称晋升条件,激发科研人员参加科普工作的主动性,推动科技资源向科学教育资源的转移转化,促进科技创新和科学教育体系深度融合。推动有条件的高校设立科学教育专业,支持中小学设立专门的科学教师岗位;加强教师队伍科学精神培养和新科技知识培训,提高科学教育意识和自身科学素质。加大科学教育活动和资源向农村中小学倾斜力度,支持在校大学生开展创新型实验、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项目等各类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对有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进行个性化培养。也呼吁充分利用科技馆、博物馆等科普场所广泛开展科技教育和科普活动。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致公党中央副主席,天津市政协副主席)

让科普更“亲民”

作者:曾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进入新时代,加强科学素质建设和科学普及工作,对科技创新、综合国力提升、提升人民幸福感、满足感和获得感尤为重要。

近年来,四川成都致力于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坚持以“需求导向、融合发展,市场逻辑、生活应用,美学表达、专业传播”为理念和原则的六化大科普格局,在市科协等单位的努力下,持续推进科普服务精准化、科普体验场景化、科普供给产业化、科普应用生活化、科普表达艺术化、科普传播专业化,不断探索科普内容、形式和手段创新,积极推动科普融入群众生活。

总体而言,我们的科普工作和科学素质建设,在更高水平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上,还有一定差距。在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修订科普法,推动地方科普立法。科普法于年颁布,已经施行19年,建议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组织修订科普法,突出时代性、实用性、实效性。同时大力推动地方科普立法,使地方性科普条例更贴合地区发展实际,更具有指导意义。目前,很多城市出台了地方性的科学技术普及条例,比如年,《宁波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正式实施,年,《深圳经济特区科学技术普及条例》正式实施等,都是很有益的尝试。建议有条件的城市积极推进,对科普投入、科普设施建设、科普工作条件、各级政府和部门及社会主体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等,以地方法规形式予以明确,切实推动科普工作步入法治化、规范化、长效化轨道。

二是推动建立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社会参与的大科普工作格局。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对主动开展科普工作的主体给予相应的引导资金扶持,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科普事业,鼓励有条件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向公众开放具有科普特质的场地、设施,鼓励企业创办行业或者企业展览馆、博物馆等科普设施,撬动社会资源开展市场化科普服务。

三是加强“双减”政策下科普服务供给。整合科技教育资源,搭建科普教育服务平台,发挥科协、科研院所等科教资源优势,建立完善科普育人机制,向广大中小学生提供高质量科普文化资源,全面助力“双减”落地,真正实现科普资源下沉。

四是繁荣科普媒体事业,让科学更亲民。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发射成功后,很多新闻媒体进行了报道,但有些报道因过多使用专业术语,缺乏必要的通俗解释,无法让非专业的读者一目了然。科学繁荣与科普媒体兴旺息息相关,只有让科学更亲民,让更多人对科学感兴趣,才能为将来国家科学的发展奠定源源不断的人才基础,期待科普媒体和科普报道还需转变风格更加接地气。

五是构建专业人士参与科普的制度体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钟南山、张文宏等专家通过媒体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传播科学权威的防疫知识。所以,要积极倡导一流科学家躬身科普一线,带动更多更广泛的专业人员投身科普事业。这就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机制,实现科普与专家职级晋升、薪资等挂钩,营造良好的外部生态和环境氛围,让更多忙于埋头做研究的学者、专家愿意抽出时间,主动投身科普事业,形成院士专家广泛参与科普事业的良好局面。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中央委员,电子科技大学校长)

让数字素养走进生活

作者:顾行发

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以空间信息技术为例,人类利用近两百年时间才完成地理大发现,现今借助卫星对地观测手段,足不出户即可掌握地球瞬息变化。未来,面向深空、深海、深地,人类探索自然、利用自然的触手将更快、更远、更强,这些都依赖于空间科学和技术的进展。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自主卫星应用,在部委和省级政府层面基本实现了工程化、业务化应用,但大多是依托国家事业单位及其运营的公益性服务平台,对于占用户比例90%以上的地方、企业和大众等用户的服务力度和深度不够,商业开发与社会服务严重滞后于卫星系统建设,限制了产业的发展。此外,卫星应用的高科技成果无法落地,科研与市场脱节严重。我国80%以上所属的商业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数据、遥感处理技术与软件等严重依赖国外,国家关于空间基础设施的庞大投资未能有效形成强大的产业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空间信息产业极易遭受类似高性能芯片的“卡脖子”威胁。

比如,当下,“双碳”问题是当前人类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之一,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二氧化碳的连续监测、分析和评估已成为科学界的研究热点。年12月22日,中国第一颗碳卫星(TanSat)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年2月,中国科学家通过地球观测组织(GEO)年度大会,展示了中国碳卫星观测的首幅全球二氧化碳分布图,标志着中国碳卫星将为气候变化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撑。年8月获取了中国碳卫星首个全球碳通量数据集。这一里程碑式的结果,标志着我国具备了全球碳收支的空间定量监测能力,是国际上继日本、美国之后的第三个具备该技术的国家。

在未来,遥感大数据可为碳达峰、碳中和赋能,发展基于卫星遥感的碳汇碳源监测技术、温室气体排放监测核算技术,建立较为可靠、长时间序列的全球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数据集,有效支撑我国碳排放管理和“双碳”规划。

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面向世界科技强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需要科学素质建设担当更加重要的使命。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和数字化社会的发展,数字素养的内涵在不断丰富和完善。为了有效参与数字化社会的发展,公众须具备数字资源的使用能力。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是指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科学思想,掌握基本科学方法,了解必要科技知识,并具有应用其分析判断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国家“十四五”规划与远景目标明确提出“打造全球覆盖、高效运行的通信、导航、遥感空间基础设施体系”,我国的空间遥感事业迎来新时代机遇和使命。所以,在全球信息化进入全面渗透、加速创新、引领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数字化和互联性驱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扑面而来的背景下,认知和运用数据资源成为数字经济发展和信息革命的基石,在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数字经济时代,也必须提升公民的数字素养,助力“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25%”这一远景目标的实现。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北京市委会副主委,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

如何让科普更有效

作者:徐旭东

科学和技术知识不仅需要向普通民众传播,同样也需要向政府管理者和其他领域的科研人员传播,让政府管理者正确理解科技成果及其应用价值、社会影响尤其重要。

比如,最近几年社会比较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goubeihai.com/sjys/154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